• Home (首頁)
    • 黃錦銘師公談截拳道
    • Purpose (目的)
    • 科羅拉多州-截拳道生命樹
  • New News (2024講習消息)
    • 道館歷史訊息 >
      • 2013/03/02~03高雄JKD講習已圓滿完成!
      • 2014/03/01~02高雄JKD講習已圓滿完成!
  • Legacy (師承)
    • Instructor (截拳道指導教練)
    • 截拳道技術推廣教員群 >
      • 給學習者的建議
      • 給學習者的建議2
  • 注意事項
  • Contact (聯繫)
美國科州-原本截拳道-台灣培訓中心 Colorado Original JKD , Taiwan
See us on Facebook!

截拳道

並非傷殘之法,而是一大道,係朝向生命真諦追尋的坦蕩大道

在截拳道中任何的知識與技巧都是尋「道」的過程!

技巧 & 技術

9/22/2009

0 評論

 

經常有人問我,
截拳道技術要練習多久可以學會?

這個其實不好回答,因為要看你有多少用心、熱忱、及努力。

說真的想了解截拳道的技術、技巧不難,
在這裡先說"技術"跟"技巧"的分別,
因為,
我認為"技巧"無外乎是專業知識的傳承,基礎的學習課題。
例如︰
功夫中的指定動作,鋼琴演奏的指法練習、廚房工作的
前奏準備,所以截拳道練習也有一定的標準規範。

而我認為"技術"是指該項技藝,已經走向更高
學術領域、
甚至是藝術領域
。

我想會彈鋼琴的人很多,能彈又會作曲的就很有限、
而能成為眾人的典範,
甚至令人望塵莫及更是少之又少,為什麼?
因為那叫 " 術 " 是< arts
藝術 >

而截拳道的"技巧"很簡單,不過是,
打出最基本直拳、踏出最基本步法、站穩最基本警戒勢。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學習 截拳道之中的 " 技術 "
要有準備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反覆磨鍊專屬於你的 " 術 "。


0 評論

JKD & 詠春拳 比較

9/14/2009

0 評論

 

在電視 < IP Man 葉問 >演出後太多人以為JKD與詠春拳息息相關。



這裡會提到詠春,是因為多數人認為JKD與詠春有極大的淵源,

然而JKD跟詠春有關係嗎﹖



就兩者的架構及邏輯分析後你自然能更了解。

JKD & 詠春拳比較

詠春拳先由手形入門,意念發揮,善於近身黐打,講究朝形,追形,

擅用敵我雙方之間最短的中線,達到控制敵人,置敵對困境,陷入挨打局面,

並以最快時間逼入敵方中心打擊敵人。

高身窄馬為主,手法以柔化剛發,黐橋短攻,動作簡單直接,

善攻能守,整體配合,首尾相應,講究沉肘脫膊寸勁發力,技法獨特。

詠春拳講究人體力學,子午歸中,手法靈活多變,三尖相對,外圓內方,形鬆意緊,

步法進退輕靈穩固,轉馬虛實分明,節節相扣,招式連貫,連消帶打,消打同時。

在詠春拳中可以看的出來,其注重的是中近距離的貼身戰,由於要控制對手於中近位置,

自然發展出一套完整且綿密的手法來搭撟及快速攻擊來打擊兼控制對手。

所以,搭手控制的時間機會多,自然利於發展各式各樣的近身、貼身打擊技巧更包含了擒拿、摔、靠、撞等運用。

相對的由於中近距離貼身與對手抗衡,若遇上有經驗之對手更有體型優勢時,便較為之不利。

 

而在JKD中我們看到練習時強調︰

1.(O.G.P.)   ON GUARD POSITION 警戒示
2.Feetwork 步法的練習
3.Straight lead 直拳架構的訓練

再者JKD係以西洋劍做為主要的形態架構,而不是以一般認知的詠春或其他武術作為根底。在西洋劍中攻擊瞬間步法快速且身體架構穩定力點集中,能快速進擊較長距離的對手並造成傷害或退出交戰區域。

而學習JKD要能如此運用本屬不易,就單以前手來打擊對手就算能擊中也未必能產生有效的打擊,其原因在於運用兵器本身結構就具備殺傷力能令力點集中,所以要做出完美且強而有勁的前手直拳是需要不斷的練習及調整。

在JKD中是十分重視(O.G.
P.)的基礎架構,並要求一切訓練需合乎此一架構,在不破壞(O.G.P.)的條件下進行,Feetwork and Straight lead的訓練在JKD中也唯有不斷反覆精煉才能真正的了解其價值。

JKD重視中遠距離的移動戰,及瞬間迫近的快速打擊,力求迅速癱瘓對手。

原因在於宗師認為對手戰鬥經驗都會隋著戰鬥次數及時間的延長,而獲得改變改善。

所以,在不給對手任何訊息反應的情況下,力求在中遠距離迅速擊倒對手,

減少在中近距離可能發生的突發攻擊。
 

但要在中遠距離中,迅速擊中正在防禦中的對手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JKD如此難以練習,甚至不易被其他武術認同,
也是因為眾人都認為JKD所提倡的攻擊距離是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的任務」。

這也是多數人在未經過正式的JKD訓練前,
不易看見JKD的全貌的主因。

 

而一般所謂「概念 · JKD」或「JKD · 概念」~可以說是以詠春為基礎再向四周發展加入不同的武術,也就造成了現在很多人都會認為JKD跟詠春是有很深的淵源,甚至在網路上可以看到的JKD影片 幾乎都是所謂的「概念 · JKD」或「JKD · 概念」。
但深入認識JKD後,其實可以說JKD和詠春拳可以說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只跟李有關係也應該是在振藩功夫的領域中。

因為就的個人現在的認知,
根本沒有什麼叫「概念 · JKD」或「JKD · 概念」。

這完全違背JKD核心的

「簡單、直接、非古典」中的第一項「簡單」。
0 評論

JKD就是簡單、直接、非古典

9/14/2009

1 評論

 
以前常在網路上看到截拳道的資料或一些在教截拳道的人,

感覺就像看到一道武術大鍋菜,什麼都有。
其內容不外乎是,
詠春的手法+泰拳的肘膝+拳擊+空手跆拳的足技+合氣道或柔術、柔道的一些關節技或地板技

這樣就是他們口中所謂的截拳道了。

當然,

還另外再包裝一下,拿BRUCE LEE說過的ro寫下的著作內容做為教材來佐證自己教的截拳道。

甚至多數人都以為上述的就是截拳道,

因為他們說只要是有用的,不論功夫招式都應該要吸收,只要是不合乎自己的就排除。

聽起來很合理~

但這樣真的就是截拳道嗎﹖

就我本身的了解

「拳擊」有拳擊嚴謹的架構

「泰拳」有泰拳訓練的方式及動作需求

「詠春」有詠春細膩的手法

「空手」有空手嚴密的功架

「跆拳」有跆拳完善的足技訓練

「合氣、柔術、柔道」都各自有其專項的訓練要求

如將以上的種種加在一起時,可以應付所有狀況

但就訓練動作的要求及需要上就會完全都不同了~

而整個過程上的也會變的更加的煩瑣更加的複雜。

 
在標題就已經說明了

JKD所需的三個要素︰簡單、直接、非古典

如果上述的所有的技術要集於一身

正好違反了第一個大前題︰簡單

可以了解目前大多數人對截拳道的認知是有誤的。

JKD

追求簡單而嚴謹的架構姿態

尋求直接而有效的攻擊防禦

講求邏輯思維、實證訓練
1 評論

觀念及心態比什麼都重要

9/14/2009

0 評論

 
在生活中觀念及心態比什麼都重要,

練習振藩截拳道亦如是

在學習的當下了解是不夠的,而是要去做,只做是不夠的,要做到最完善。

“截拳道和拳擊或劍術一樣, 都是講究步法的運動,

在鍛煉過程中也都要不斷反覆的去練習。

“李小龍宗師曾特別強調另外一個關鍵就是”質量並非是數量。

“他說“懂得怎樣可以打出真正的好拳,總比無用地練習二十次好,所以每打一拳,你都應該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



唯有傾空你手中的杯子,你才能真正的品嚐我的茶,

學習亦是如此。
0 評論

為什麼想學拳﹖

9/14/2009

0 評論

 

為什麼想學拳﹖為什麼想學拳﹖ 為什麼想學拳﹖

每次新生進來或有人來參觀我都會先問他們為什麼想學拳

然而許學生的回答,多數是為了強身,其次才是防身亦或者是興趣。

我很少聽到是為了更了解自己,
多數人對於自己所知的是最多,但對自己的了解卻是最少。

宗師 李小龍曾明確指出:
「格鬥應該像水一樣沒有固定的形式,比方將水倒進杯子裏,水就是杯子的形;
倒入瓶子裏也就成了瓶子的形。」
修習截拳道,就是超越固定的形式和方法,如水能隨容器的形狀改變般,隨實戰狀況之變而變 ,
從而適應任何環境、對手和條件之變化,達至「無形」、「無法」之境。

然而,人生之中最大的對手,不正是鏡子中的自己嗎﹖

只有完整的人,生活才會更完整
人只有面對死亡,才會更明白自己
而藉由習武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更因習武而明白人的脆弱,人的堅強
進而因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而使自己更完整。

在生活中有問題才產生方法,方法亦是因問題而產生。
如同生活中多元無形的問題,亦不只有一種解決方法,
而是針對該問題,進而提出最有利的解決方法。

換句話說,
一開始就釐清問題方向、用對方法,
就沒有問題產生,而釐清問題的重點
在於,是否真的明白人生生命的真實義。

在學習截拳道的過程中我體會到,截拳道不只是一門武術,就我而言是生活、是對生命的態度。

0 評論

    Author

    Kevin Lin

    RSS 訂閱

    Disclaimer

    The contents of this website are mine only and do not reflect any position of other institutions.

    Archives日期時間

    六月 2013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六月 2010
    三月 2010
    二月 2010
    一月 2010
    九月 2009
    九月 2006

    Categories

    全部
    學員123
    觀念態度決定高度格局
    部份練習課程內容



    All content on this site belongs to Kevin Lin and cannot be reprinted or reproduced without permission. Legal action will be taken against any person or organization using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without permission.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citing phrases from this site and use of Kaohsiung, Taiwan Jeet Kune Do pictures, use of photos, & use of videos.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